当前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关于打造优质众创空间提升创业创新氛围的建议

信息来源:民建绍兴市委 作者: 日期:2019-01-21 浏览次数: 字号:[ ]

自2015 年 3 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来,全面掀起了众创空间建设浪潮。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推进“双创”的政策措施,多层次引导唤起了大众创新创业热情。截止2017年底,绍兴市拥有众创空间46家,根据2017年底出台的《绍兴市发展众创空间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市创建市级众创空间150家、省级80家、国家级30家,创建创客基地10家,呈跨越式增长。

然而,创新需要积淀,创业更非易事,众创空间作为新事物,短期内快速发展,同质化、低效益等问题难以避免,数量上的高速增长并不能反映真正的市场需求,容易出现泡沫化倾向。如何切实发挥众创空间服务于地方经济提升发展更值得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

一、我市众创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化运营程度低。相比传统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体现了市场化思维,以社会力量为主参与构建,“双创”推动下产生的众多背景不同、形态各异的众创空间,其运营者中,大部分人并不具备相关资质或资源整合能力,更谈不上空间的专业化运营。随着空间的快速扩张,管理团队水平和专业服务跟不上,出现服务低端化、同质化问题,同一地区不同空间之间挖角现象时有发生,处于“创客不够用”的局面,工位使用率低下。盈利模式单一,盈利能力低下已成为目前区内众创空间共同的难题。

2.产学研结合不紧密。众创空间与产业对接深度不够,缺乏面向地方主导产业垂直化细分领域的专业众创空间,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总体上对当地实体经济促进作用很小。众创空间专业化配套普遍不足,基本不具备公共实验室、科研设备等研发基础设施。如全市唯一一家国家级众创空间颐高微巢入驻项目仍以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为主,呈现出简单集中而非思维聚合的特点,难以提升创业团队创新裂变能力,无法吸引从事高成长性研发团队入驻。同样,国家级高新区众创空间建设引领作用也没有发挥。

3.创新创业人才缺乏。空间发展缓慢,大部分众创空间入驻率较低,空间与创客之间并非双向选择,而是来者不拒。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人才缺失,是众创空间难以在短期内形成气候的主要原因,倘若人才培养、引进、留用瓶颈不能有所突破,那么众创空间也就无法实现量质齐优发展。同时,创新成果要实现产业化、市场化才是最终目的,但目前大部分众创空间和团队缺乏市场开发和运营管理人才。

二、打造优质众创空间,提升创业创新氛围的建议

紧紧抓住绍兴“科创大走廊”创新创业主平台建设契机,统筹布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整合创业资源,实现差异化发展

众创空间的同质化竞争不利于长远发展,必须进一步凸显自身特色优势,通过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供给,才能实现生存及发展。

一是积极引导构建创业社群,形成创业联盟,加强联系交流,聚集产业资源,提供上下游产业链对接,也可以聚集资金、技术、人才与市场等,进行资源交互,互助互利,避免同一区域内众创空间同质化低效竞争。

二是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优势技术领域,挖掘现有资源建设众创空间,推进空间内部企业的业务对接,构建创业生态圈建设。

(二)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众创空间与地方主导产业良性互动,才能催生区域经济新增长点,使众创空间有持续生存的空间与活力。

一是根据产业发展定位及优势细分市场,鼓励在重点产业的细分领域建设众创空间,为入驻的创业团队对接和打通上下游资源,加快形成品牌影响力。

二是根据区域产业特点推动众创空间建设,推进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引领,高新区、开发区的特色化、细分领域专业众创空间为支撑的建设布局,发挥众创空间在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

(三)重视人才引领,激发创新活力

人才是创新主体,是赢得科技创新竞争主动性的战略资源,要经营好众创空间,首要任务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要注重人才引进工作。加强对本地人才的调查了解,充分分析人才瓶颈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人才集聚方式方法,加大宣传和支持力度,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打赢“人才招引战”。

二要重视现有人才稳定工作。留住熟悉本地产业的人才,政府在众创空间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指导,确保政策落地实施。

三要注重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适时调整高校专业,重点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出台吸引本地高校毕业生留下来创业的政策,努力为产业提升发展培养和输送一流人才。

(四)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创新环境

加强部门协作,理清部门职责,注重科技、经信、发改、人社等各部门产业政策的系统性、协调性,有效集成各类产业扶持政策对众创空间及其创业团队、企业的支持,制定众创空间政策细则并做好宣传,加快产业优惠政策落地。理顺和完善各级各类资金奖励、考核评价、投融资机制、税收减免、商事改革、主体培育、技术支撑、创新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扶持体系,形成部门分工协作、制度公开透明、流程清晰简便的优良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