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智慧养老”的建议

信息来源:绍兴民建 作者:(课题组成员:车晓端、李福勇、单国君、包峰琴 执笔:包峰琴) 日期:2016-07-01 浏览次数: 字号:[ ]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面对老龄化浪潮,快速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智慧养老”是破解养老服务难题的重要出路。智慧居家养老基于物联网技术,在居家养老设备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其核心在于用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将老人、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紧密联系起来,为老人提供医疗保健、远程安全监控、娱乐等各项服务。“智慧养老”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薄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养老服务不足、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的难题,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重视发展智慧养老日趋必要。

  一、我市“智慧养老”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市老龄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截至2014年底,全市老龄人口总数为96.07万人,老龄化系数为21.68,增长速度为4%以上。80岁以上老年人13.56万人,失能及半失能老人4.8万人。预计到2020年,老龄化率将达29%,到2039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40.24%。

  在我市整个养老体系构成中,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比例分别为97%和3%,居家养老,将成为大部分老人的选择,实行“智慧养老”是居家养老服务上的一次理念和机制创新,是夯实我市居家养老基础、提升居家养老质量的关键。

  面对我市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绍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初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2015年,绍兴市成功申报国家级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项目试点,大力发展“智慧养老”服务,优化“智慧养老”服务业发展环境,推进“智慧养老”服务业发展,开展了很多创新探索性的工作,打造了一批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示范项目,并且率全国之先,制定了《智慧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建设与管理规范》等7个核心标准,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由于目前“智慧养老”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智慧养老”缺乏顶层设计,定位不够清晰。“智慧养老”包括了老年人医疗、护理、饮食、居住、出行等多方面,涉及第一、二、三产业。2014年,我市出台了《绍兴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和《绍兴市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浙江省也已编制了养老产业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和发展目标体系,为推动“智慧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针对“智慧养老”,目前尚无专门政策和统一协调机构,也无专项财政经费,各项工作分散于各个部门。“智慧养老”产业化发展定位不够清晰,民间资本进入智慧养老产业动力不足。

  (二)“智慧养老”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低,产品与技术良莠不齐。目前我市具规模专业的智慧养老运营商不多,“智慧养老”产业基本还停留在初步起步阶段,实际操作很少,经济效益更无从谈起。如老年公寓设置的监控、电子呼叫设备等,提供的仅是一些细节服务,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尚无标准,在普惠性的政策实施过程中,施救流程的科学性、上门服务的规范性等方面需要不断完善,缺乏规范的服务管理标准和监督管理机制,与真正“智慧养老”概念相去甚远。相关企业匆忙抢入养老市场,产品与技术不够成熟,标准不统一,良莠不齐。

  (三)终端设备技术滞后,普及率和使用率有待提高。一是终端设备技术滞后。终端设备的落后是养老服务进入家庭的一个重要障碍。信息采集技术落后,智能终端设备较为简单,同时信息采集存在地区差异,存在不能兼容互通的现象;数据应用技术落后,在数据整合和处理上,无法将采集到的信息,实现与服务的对接。二是服务终端安装率和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2015年,越城区70周岁以上城市老年人,每人免费配置一套“一键通”,目前,已有75个社区1.7万余老人申请安装“一键通”。从越城区龙洲花园及其他试点社区的反馈看,虽有政府服务券发放,且市区70周岁以上老人可享受普通款“一键通”免费安装服务,但对加装红外线探测仪等收费项目有顾虑,对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存有疑虑,即使安装了的也较少购买服务。老年群体消费总的属于节俭型消费,智慧养老消费意识需要进一步引导。

  (四)“智慧养老”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服务质量亟需提高。据绍兴市试点社区养老需求评估调查,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包括医疗保健、应急服务、配送餐服务、家政服务、生活照料等方面(按需求层次排列)。目前我市推出的“智慧养老”服务项目还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尤其是老人最需要的医疗型服务无法满足,政府购买健康养老服务还尚需优化,医养结合有待加强。家政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针对老人的送餐服务条件不完全具备。同时,由于从业人员待遇低,难以吸引人才进入“智慧养老”服务行业,目前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也影响服务质量的提高。

  (五)“智慧养老”服务实施存在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需加快推进资源共享。目前,“智慧养老”在城市地区正试点先行,有序普及,但在农村地区由于交通、地域、卫生等条件限制,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应用和普及存在困难,而农村因外出务工人员多,又是独居老人、空巢老人较多的区域,加强智慧养老配套建设尤为必要,需要加以重视,注重城乡融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二、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议

  (一)健全领导机制,加强规划统筹

  健全领导机制,成立全市“智慧养老”服务领导小组。“智慧养老”涉及面广,各种基础数据资源分散在发改、民政、规划、旅游、公安、劳动、社保、统计、财政、农业、老龄委、经信委、街道、社区等。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建议以民政部门牵头,成立全市“智慧养老”领导小组,建立完整的“智慧养老”服务管理与协调机制,形成合力。进一步明确职责,为推进发展规划的制订、政策扶持的落实、智慧养老平台的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资金支持。

  加强规划引导,制定《绍兴市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在发展初期要加强顶层设计,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发展,不同地区重复建设,导致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制定《绍兴市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把“智慧养老”作为发展绍兴市的产业来规划,在试点运行基础上,严格按照绍兴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的行业标准逐步推广。针对近期和远期、城市和农村、高端和困难群体等,建立不同层次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将发展“智慧养老”列入绍兴市重大民生工程。

  (二)完善扶持政策,强化医养结合

  进一步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政府要在“智慧养老”服务用地、设施、养老服务人才扶持政策等方面,加以一定的优惠。充分调动和保护民间资本投身“智慧养老”的热情,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举办智慧养老服务业。2014年11月,我市已出台《绍兴市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意见》,要加强政策的落实,使我市的“智慧养老”在政策引导下,逐步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形成政府、投资者、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老年人群体多方共赢健康发展的局面。

  加强医养结合政策的落实。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老龄办、中医药局《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建议以“医养结合”政策落实为契机,加强医养结合在“智慧养老”中的具体实施,采用医疗机构与社区合作、医疗机构义务支援、居家医养护延伸等方式,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形式,将医疗、养老、康复等一体化服务延伸到家庭。规范医疗护理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医疗服务价格,并积极纳入医保支出范畴,切实解决目前“智慧养老”在服务内容上的瓶颈问题。

  (三)加强规范和完善标准,打造绍兴“智慧养老”服务品牌

  设立准入门槛。“智慧养老”服务市场潜力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市场。政府要制定“智慧养老”服务产业标准,加强关注与指导,目前,绍兴作为国家标准委确定的第二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就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基础、养老服务保障、养老服务提供等方面制定了《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基本设施规范》、《智慧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建设与管理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入户规范》等7个核心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要抓好7个标准化文本的宣贯实施,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输送路径。

  建立考核体系。加强对智慧养老服务企业从业人员的监管、培训,做好相关规范和服务标准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以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服务品质,围绕圆满完成国家级智慧居家养老项目标准化试点任务,打造绍兴市“智慧养老”服务品牌。

  (四)加快搭建平台,整合提升资源

  加快搭建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技术服务平台,以社区为“前沿阵地”,建设分级平台,打造基本覆盖全市城乡社区、集行政管理、社区事务与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统一规范的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机构管理信息网络与平台。

  整合提升“智慧养老”服务资源。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智慧养老”服务业,培育专业化的“智慧养老”服务队伍;培育扶持一至二个“智慧养老”示范基地,逐步构建覆盖全市功能齐全的“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完善专业培训及教育体系,人事劳动部门可考虑在职业教育培训中开设“智慧养老”服务相关课程或专业;对安装“一键通”的老人建立动态信息库;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建立相对固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

  (五)优化服务体系,培育养老产业

  建立完善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科技手段,以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机构管理信息网络与平台为支撑,以“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怀、健康管理”为基本服务内容,介入各种终端健康监测产品采集并整合老年

  人安全、健康相关信息,将专业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康复中心、家政服务、急救服务与个人、家庭随时随地连接起来,建立完善的“智慧养老”.

  提高“智慧养老”服务水平,提振“智慧养老”消费需求。进一步贴近老年人的需求,提供包括医疗、饮食、居住、出行、娱乐等全方位、人性化的现代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以培育壮大养老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两大产业为中心,加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本文系市委会提交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集体提案之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