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建设 >> 民建简介
 
民建的政治纲领

信息来源:绍兴民建 作者: 日期:2013-09-06 浏览次数: 字号:[ ]
      政治纲领是一个政党的旗帜,它规定了一个政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路线,起着凝聚力量、鼓舞人心、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现阶段民建的政治纲领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弘扬中国先进文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这一纲领回答了民建在新世纪新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基本政治主张,是全会的行动指南,每位会员都要自觉地为实现这一纲领而努力奋斗。

  第一节 纲领的历史演变

  民建在成立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中,政治纲领伴随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革,历经了两次大的转折、三次大的发展。政治纲领的这些转折与发展,反映了民建在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条从爱国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进而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道路。

  一、两次历史转折

  第一次大转折是由爱国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两大基本矛盾。因此,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封建主义,变中国为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成为中国人民革命的总任务。由于这一革命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因此,中国的民主革命已不可能再是19世纪欧洲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必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在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客观上就要求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民建是在中国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政党。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族工商业界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巨大压力,又受到国内封建势力的严重摧残,形成了反帝爱国的历史传统。同时,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就决定了民建在成立之初政治上的两面性。民建在成立大会上通过的《政纲》、《宣言》中具体阐述了民建的政治主张,即以民主和建设为宗旨,提出推进民主、反对独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要求建设、反对破坏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体现了民族工商界和知识界对和平统一、民主建国的期望,体现了民建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的理想。由此看出,民建在成立之初的政治纲领是以进步、民主性为主要特征,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纲领的要求大体一致,为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民建的纲领又有消极妥协性的一面,主张“不右倾、不左袒”,希望在国共两党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

  民建在成立以后,积极投入到反内战、保和平的民主斗争。在严酷的斗争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旧民主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才是救中国之路,从而抛弃了“中间路线”的影响。从1948年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到1949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制定《共同纲领》,逐步走向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民建于194910月召开全国会务推进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代替民建成立之初的纲领。这是民建将自己的政纲提高到新民主主义水平的重要标志,使民建的纲领实现了由爱国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性转变。

  第二次大转折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有步骤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民建总结了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修改了章程,整顿了组织,重申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本会的政治纲领。民建积极参加反帝爱国和争取祖国统一的伟大斗争,参加国家政权建设和国家事务的管理,调动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参加各项民主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开展自我教育,对于加强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发扬人民民主,调动一切因素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1953年中国共产党关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以后,民建拥护过渡时期总路线,带领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1955年召开的民建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团结、教育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分子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坚持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这是民建第一次将纲领提高到社会主义水平,确立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从而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

  民建纲领的两次历史性转折表明,民建由爱国主义最终走向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民建始终高举的两面旗帜。

  二、三次重大发展

  第一次大发展,是从一大开始,确立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

  建国初期,民主党派的地位及所处的环境与条件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各民主党派都参加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由阶级联盟向政治联盟转变;民主党派的主要实践是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关系更加巩固和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民建召开一大,提出根据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团结、教育中国民族工商业者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纲领,确立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后来在实践中概括为“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纲领。这是民建纲领的一次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标志着民建从起初对社会主义自发的同情和向往,发展到了自觉的信仰和追求,最终坚定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民建经过自身长期的实践,经过比较和鉴别的结果,是用鲜血换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的结晶。这一时期民建提出“走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含义是组织动员工商界骨干,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自觉的自我教育,逐步接受、建立社会主义思想。这一过程中,民建的广大成员经受了历史的重大考验,为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次重大发展,是以三大为标志,确立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贡献的行动纲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过拨乱反正,纠正了“左”的错误,多党合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民建的事业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顺应历史潮流,努力实现工作重点转移,把广大会员组织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成为民建工作的主旋律。197910月,民建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总结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将自己的行动路线和奋斗目标纳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轨道。正是在这一纲领的号召下,广大民建成员解脱了“左”的精神枷锁,使蕴藏已久的报国热情得以空前迸发。纲领产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使一大批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经济界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代表人士加入本会,为民建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根据新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形势和任务,民建的政治纲领伴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虽然在章程中有不同的表述,但它们总的精神和要求是一致的,都强调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号召成员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发挥作用,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

  第三次大发展,是以八大为标志,适应新世纪多党合作的要求,提出了更加完善的政治纲领。

  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无论对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中共十六大描绘的新世纪宏伟蓝图,为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发挥作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动力。200212月民建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中共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民建作为参政党的实际情况,在通过的新章程中对会的纲领作了调整和补充,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完整。其核心精神是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这一纲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民建的政治信仰、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必将进一步把全会成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实践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民建纲领的三次大发展说明,民建数十年来所走过的道路,是顺应历史和时代的要求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道路,同时,民建只有将自身的事业融入人民的事业,积极参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才能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赢得光明的发展前途。

  第二节 纲领的基本内容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弘扬中国先进文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是八大确定的民建现阶段的政治纲领。其基本内容可以简略地概括为:遵循一个理论、履行两项职能、促进三个方面建设、实现一个目标。

  一、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在新的世纪,民建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坚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新世纪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也是引领民建不断前进的旗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继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后,创造性地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纲领,也是全国人民新世纪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继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中共章程以后,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了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解决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能够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当然也包含着对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根本要求。在多党合作中,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一道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奋斗目标,关键是不断巩固和发展团结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充分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各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行动指南。民建作为参政党,要在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自觉地组织广大成员学习和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增强全会对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念。因此,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民建的政治纲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

  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民建八大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新世纪多党合作的要求,把这两项基本职能写入政治纲领,目的是为了动员全会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推动会的事业不断与时俱进。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向全国人民展现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目标,需要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更加紧密地团结合作,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奋斗。民建作为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的参政党,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优势和特点,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根据民建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提高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参政党职能的能力和水平,是与成员的素质紧密相联系的。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就必须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识,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提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对基本政治制度和民主党派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水平,遵循我国政治体系的政治规则,在体制内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提高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知水平,为参政议政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不断增强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意识,与共产党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在团结和谐、民主求实的气氛中搞好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履行职能的工作机制。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组织行为,随着参政议政工作的深入开展,必然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提高组织化水平,充分发挥整体功能。首先,要加强对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工作的领导,切实摆上领导工作的重要日程。其次,要健全工作机构,强化履行职能的支持系统。特别是在逐步健全职能部门的同时,加强专门委员会的建设。第三,要建立健全组织网络机制。进一步整合会内会外人才资源,把各方面的力量有效地集中起来,更好地发挥整体优势。第四,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拓宽组织内部的信息渠道,广泛深入和及时准确地反映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对国际国内形势和重大问题的态度,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自身的愿望和要求,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真研究、科学分析和归纳综合,形成组织的意见建议。第五,健全发现和培养人才的机制。在组织发展中,要注意发展代表性和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人士;在领导和骨干成员的培训中,充实履行职能的学习内容;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加强培养和锻炼,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识渊博并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具有较丰富的会务经验和活动能力的骨干队伍,以适应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需要。

  三是围绕中心,加强调研,发挥优势。搞好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注意选准题目,把握中共和政府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把党派的整体优势与现实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履行职能与考察调研、为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和动员会内外各方面的力量,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提出的建议应建立在对情况尽可能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尽可能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反映民建联系经济界的独特优势。

  三、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民建八大确定的政治纲领强调要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努力发挥参政党的积极作用。在七大章程规定“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增加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弘扬中国先进文化”的内容,更加完整地体现了本会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看,生产力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会引发调整和变革。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变化方向和发展趋势,从而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

  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回顾历史,民建作为我国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的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努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基本共识。因此,从民建五大开始,就把致力于促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政治纲领的重要内容。

  进入新世纪,我们正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这是一场全球范围的大竞争,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回避不了。在这场竞争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把发展作为整个国家的第一要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靠发展。发展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民建作为参政党,必须围绕和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己任,与执政党团结合作,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二是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推进的建设过程。中共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中,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当代中国,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一是靠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二是靠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涵盖了中国各族人民、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阶层人士,具有广泛的民主性,是符合中国国情、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民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实践证明,这一制度从根本上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利于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社会各界利益诉求的充分表达,确保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终实现。

  民主党派作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格局中的参政党,积极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就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民主党派成员在人民代表大会中作为人民代表行使国家权力;在多党合作中与共产党合作共事参与政府事务管理;在人民政协中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责;通过民主监督形式帮助共产党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致力于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人权等等方面都对政治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民建作为参政党就要按照中共十六大确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发挥参政党作用,协助中共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三是弘扬中国先进文化。一定的文化,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又对经济和政治发生巨大的反作用。当今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及向文化领域广泛渗透,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文化同经济和政治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化不仅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它又以极强的渗透力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参与综合国力竞争。因此,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是各国经济力、政治力和军事力的竞争,还包括文化力的竞争。有了强大的文化,民族才能百折不挠、众志成城,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奋发有为、蓬勃向上。面对这样的形势,努力建设先进文化,与努力发展先进生产力,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

  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要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既要有批判地继承传统的中华文化,又要有选择地吸收西方优秀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民建作为参政党,要动员全会按照中共十六大提出的要求,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为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文化教育科技事业,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作出积极的贡献。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民建要结合会的实际,在全会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引导和帮助广大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风尚,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使成员的思想和工作适应时代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帮助会员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信用,做诚实守信的模范。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民建要通过智力支边、扶贫开发、咨询培训、帮困助学、支持希望工程及其他公益事业等多种形式的工作实践,围绕贯彻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本会人才智力资源丰富及联系广泛的优势,切实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建议、办实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民建应发挥组织和会员人才的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积极创造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品。

  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奋斗目标。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方针政策和行动准则。

  1987年中共十三大,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根本立足点,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中共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这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中共十六大总结了13年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又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基本路线关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民建全体成员为之奋斗的目标。为此,民建从五大开始,经过六大、七大、八大,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会的奋斗目标写入政治纲领,为指导新时期全会的政党实践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第三节 为实现纲领努力奋斗

  会的政治纲领是会的旗帜,实现会的纲领是每一位成员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在新世纪,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既面临良好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民建要在新的历史征途上承担起新的使命,就要努力实现会的政治纲领,识大局、顾大体、有作为,与中国共产党一道,风雨同舟,共创伟业。

  一、顺应时代识大局

  识大局,就是要正确地认识形势,顺应时代的要求。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分析和敏锐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国内形势,为实现中共十六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竞争激烈。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国内建设面临繁重的任务。因此,当前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特别是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除发展难题提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的发展观上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在本世纪中叶使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必须按照“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努力工作。民建作为参政党,要着力组织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我们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把握能力,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能变,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能乱,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形势,分清主流和支流,发扬主流、重视支流,不断澄清各种模糊认识,增强信心,振奋精神,高瞻远瞩,埋头苦干。

  二、发扬传统顾大体

  顾大体,就要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自觉接受执政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增进人民的团结、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应当始终不渝地坚持和维护。多党合作的坚持和发展,也是民建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根本保证。民建近60年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和优良传统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征途上,民建要继续有所作为,仍然离不开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因此,全会同志要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一制度,把握这一制度的精髓,并以宪法规定为准则,为坚持和发展这一制度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开拓创新有作为

  有作为,就是把接受中共的领导与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起来,努力发挥民建的特点和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要调动全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积极参加政治协商,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切实推进民主监督,尽心尽力搞好社会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要坚持发扬传统,发挥特色,把广大会员组织起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立足本职,奉献社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出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增强与群众的联系,扩大社会影响,树立参政党的良好形象,得到社会的认同、人民的肯定,充分体现参政党的价值。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