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民建英才
 
在他的世界里 关爱病人与药物治疗一样重要——记民建会员、县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内科病区主任周如明

信息来源:绍兴民建 作者:梁鹏 日期:2010-11-10 浏览次数: 字号:[ ]

    我自2009年7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以来,明白了民建老一辈以天下兴亡和国家命运为己任的爱国情怀,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代表人士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坚定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加入民建这个大家庭后,在这个组织里总有点点滴滴的事触动我的心怀,总有一些人让人感动,我们民建新昌四支部的主任周如明就是一位值得我学习和敬佩的民建人。

 

在他的世界里  关爱病人与药物治疗一样重要

 ——记民建会员、县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内科病区主任周如明

 

    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的周如明出生于农民家庭,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使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好医生。从走进医学殿堂的第一天起,继承了农家子弟吃苦耐劳和与人为善美德的他就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无愧于医生这个神圣而又崇高的职业。从医20年来,他倾心致力于内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人民的健康事业默默奉献,为数以万计的患者捧出了一片赤诚,目前担任新昌县中医院内科病区主任,为副主任中医师。

 

一个好的医生   就要让穷人看得起病

    正所谓“医者父母心”,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在行医中最担心的,也正是病人因贫困看不起病、买不起药。所以,自1990年走上医疗工作岗位后,周如明内心时刻铭记着祖辈们传授给他的朴素道理:一个好的医生,就要让穷人看得起病。因此,多年来,他从不让病人做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检查;在处方中,常常可见一些价廉效好的药。而对一些经济困难的病人,他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时时会给他们一些钱物以完成治疗,像这一类资助他也记不清帮了多少次了。

    一位患红细胞增多症的小病人,去好几家医院就诊但一直没什么起色,原本贫穷的家里为此债台高筑。2000年1月的一天,孩子的父母抱着一线希望来县中医院时,他们为孩子的住院费尽管四处奔波但仍未借到。得知此事后,周如明将500元钱悄悄递给病儿家人手中,劝他们坚定信心,不要放弃治疗,医疗费的事他会想办法帮他们解决的。经过一段时日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小病人很快康复出院。出院那天,孩子的母亲泪眼婆娑地说:“周主任,我们除了路费钱,仅有这100块钱了,您先收下,余下的我们回家后尽快筹给您。”看着病儿苍白的小脸,周如明动情地说:“这钱就别还了,留着给孩子买点营养品补补身子。”

    又有一次,一位生命垂危的脑溢血的病人,经过周如明的及时抢救和精心治疗,起“死”回生。为了表达再生之恩,他给周如明送来了500元的红包,被他婉言谢绝了,因为在他的眼里,病人的康复比什么都重要。20年来,周如明谢绝了一切红包,有退不掉的红包,他就把它作为病人的住院费交到住院处,然后再将发票交给患者或家属手中。

 

    不但为患者治病   更给患者以信心和勇气

    周如明将自己全身心地“焊接”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疗事业中。“做一名白求恩式的好医生”是周如明儿时的渴望,更是他从医生涯的座右铭。无论在门诊还是病房,不管患者身份、地位和贫富,只要是找到他看病,他都热情相待、尽力相帮,竭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痛苦。一次,一位其他医院诊断为“甲亢”的病人,经过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后来他来到县中医院,由周如明主管治疗。周如明仔细检查和详细地询问了病人的病史以后,认真分析此病人是“甲减”,经对因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一位患有乙型肝炎的病人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在抢救过程中,病人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周如明不顾一切地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迅速使病人恢复了心跳呼吸。当病人转危为安后,有人问他,怕不怕被传染上肝炎?周如明笑着回答:“在人命关天的危难时刻,谁还能想到会不会传染?”

    周如明对病人的好是出了名的,只要是到他那儿看过病的病人,他都能记住病人的姓名,让病人感到十分亲切。不少病人后来后来都把周医生当成了好朋友,甚至一些患慢性病的病人与他结成了至交,而一些癌症病人最后离去时,他还会伤心地为病人送去花圈。

    “不但要为患者治病,更要给患者以信心和勇气。”这是周如明20年的从医体会。曾经有一位病人痊愈后重返工作岗位,他给周如明的来信说:“你每次来病房时,都对我伸伸大拇指,拍拍我的肩头,并有时和我谈心,这些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因为我能清晰地看到你那坚定、信任、亲切、不带一点犹豫的眼神,那眼神比激素还灵验,它鼓励着我去战胜病魔。”

    是的,周如明深知病人需要关爱,医生的关爱能弥补药物的不足,能调动患者生命的潜能,能收到意想不到效果。此后,周如明非常注意在细微之处关爱病人,轻轻拍拍病人的肩头,就能增加医患之间的亲切感;向病人伸出大拇指,就会使患者得到鼓励,增加信心;向病人打个“V”字手势,就能帮助患者渡过难关、战胜疾病。

  

热心传帮带   甘愿做人梯

    培养年轻医生是每个老医生的职责。在十几年来,周如明培养了很多名年轻医生,其中包括院内院外的医生和进修、实习生。周如明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讲解医学知识和一些临床经验,使他们的技术得到迅速提高。有人问他:“你把技术都教给年轻人,你就不怕他们超过你?你就不怕他们夺你的饭碗?”而他却笑着说:“我不怕他们学会,就怕他们学不会,我只有多当‘人梯’, 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使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更快提高。”

    周如明在科内算是年龄较长的一个,工作上他对同事要求也很严格:任何时候不要忘记替病人着想,我们医术的提高离不开病人的奉献,施术于病人是我们的道德责任。但在学术上,周如明和年轻人是平等的,并总是力荐年轻人。为提高年青医生的威信,周如明让他们在前,放手不放眼,觉得有不足的地方,及时提醒他们,和他们商榷,他们有困难,也喜欢和他讨论。

    近20年来,无论是求学之路,还是行医之涯,周如明从不放松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求,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汲取国内外先进医学技术的营养,保证自己在医疗实践中思维敏捷,视野开阔,并将创新、勤奋、求实融会贯通于医疗工作始终,开设了中西医结合肾病专科,在治疗肾脏常见病、多发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目前已在县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还一直把自己当作“住院医生”,不断地激励自己去努力学习和不断进步,不断地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在常年累月超负荷的工作中,总是不忘挤出时间,认真总结临床经验,先后撰写了近30篇论文在国家和省级杂志上发表。同时,作为一位民建人,周如明经常挤出时间热心参加由民建组织的“送医下乡”等活动,面对面为我县偏远山区的群众开展诊疗服务,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一份付出,一份回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05年,周如明被绍兴市授予“病人满意的百名医务人员”、2001年~2009年,均被评为新昌县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荣誉面前,周如明虚怀若谷,时刻牢记医生的神圣天职,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民建会员,一如既往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以民建老一辈人士为榜样,竭尽全力让病人生命的每一朵浪花都绽放出活力与希望,让患者在他们人生特殊历程的每一时刻都洋溢着笑容与满足,并用他闪光的思想影响着年轻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最为生动的诠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